比起操作问题,「MacBook好用吗?」、「我要买Pro吗?」、「RAM 8GB够不够用啊..」这类问题可以说是从来没停止出现在我的收件箱。 说老实话,我不知道你的使用习惯如何,当然也不晓得什么规格的电脑才够你用。 但即使如此,我还是简单列一下大家常问的问题,给即将入手 Mac 的朋友参考。
现在买 Mac 划算吗?
要知道现在买 Mac 划不划算,请直接到这个网站查询。 这个苹果购买指南是由全世界最大的苹果信息网站 Macrumors 提供的,每个产品都会根据更新周期、谣传更新日期等等,列出现在是否是购买的时机。
在上方的菜单列点一下 Macs,就可以看到各种评价:

DON’T BUY 代表产品随时会更新,像是 MacBook 平均更新时间是 375 天,但距离上次更新至今已经过了 381 天了,因此随时可能推出新版,现在购买就很不划算。 NEUTRAL 代表中立,可买可不买,早买早享受这样; CAUTION 代表注意,可能有些特殊情况。 如果有绿色的BUY NOW代表产品刚更新,现在购买是最划算的。
所以,有人问我:「现在该买吗」,我都是直接丢这个连结给他,以后请不要再问我了,因为我也是要到这里查…。
我该买 MacBook Pro 13“ 还 15”?

这个问题也非常常见,但13寸&15寸的规格完全不同,如果你是对于硬体规格很要求的专业工作者,通常也不会跑来问我这个问题。 通常会问我这问题的,就是不大确定自己会不会重度使用,然后也抓不准预算的朋友。 「欸… 我偶尔可能要修个图」,像这种需求,其实买五年前的 Mac 都办得到了,一个礼拜修一张图,稍微 Lag 一点也没差吧!
所以到底该买13“或15呢? 很简单,你预算到哪,直接封顶就对了。 越贵的电脑规格当然越好,只是你有没有办法接受而已。 所以这边的心态我建议是:抓准自己的预算,然后在预算内直接封顶。 请不要用规格去决定预算,用预算去决定规格。 除非你是专业级工作者,不然单纯是上上网、看看视频,入门款的 MacBook Pro 就已经非常足够了。
再说,2016 MacBook Pro 15“ with TouchBar 低阶款就将近八万,所以答案应该相当明显吧? 预算够就 15“,不够的话,直接在 13” 挑一个预算内封顶的规格。
要不要 TouchBar?

这问题就值得分析了。 我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回答大家:TouchBar 很酷,某些时候很好用(自订快捷键)、但有时也有些小缺点(按不到 esc 或误触触控板的按键)。 整体来说,不会造成大困扰,但说实话也没啥「超级好用」的地方,就算没有 TouchBar 我也可以活的好好的。 再来,配备 TouchBar 的 MacBook Pro 较贵,而且又没有传统 USB 孔,除非你像我一样每一代产品都坚持要咽鲜,不然就日常使用的话,我建议还是买没有 TouchBar 版本的 MacBook Pro 15“,可以省掉不少像是跟同事传文件、投影等等的小麻烦。
还是我要买二手机?
买啊。 通常会询问我消费意见的朋友都不是使用很凶的专业工作者,因此电脑规格落后个一两年其实也无伤大雅,而且购买二手机又可以省下更多预算,拿去升级 iPhone 可能还更有感。 (当然,如果你是对规格很要求的重度用户就不适用了)
当然,买二手机有很多地方要注意:是否有摔过? 是否有送修过? 主板、屏幕、硬盘等等有没有问题? 这些问题有时通过网络图片难以察觉,买二手机当然便宜很多,但也有不少风险,建议还是找保修内、或是信的过的朋友购买。
要买 MacBook Pro 还是 MacBook 还是 MacBook Air 呀?
请回归第一点以及第二点,看看产品更新时间和预算来决定。 基本上 MacBook Air 不用考虑了,苹果连会不会推出更新都不晓得,少了 Retina 屏幕也非常可惜。 至于 MacBook 或 MacBook Pro,其实也不难决定,预算够就是 MacBook Pro、预算不够就是 MacBook。 如果你说:「我预算是够啦… 可是想看能不能省点钱“。 那我也可以直接给你建议:买 MacBook Pro 吧! MacBook 规格差很多、又只有一个 USB-C 孔,这点小钱就甭省了。
以上是我个人的消费建议,分享给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