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在 4 月 20 日推出了新款的彩色版 iMac,除了有不同的颜色可以选择以外,更用上了自家的 Apple Silicon M1 芯片。 如果想要入手 iMac 的话,到底应该要选择 M1 版本的 iMac 或是相较之下比较便宜的 Intel 版 iMac 呢? 这里带你从几个面向来比较有什么差异。
如果你想比较的是2023年推出的M3版iMac与2021年推出的M1版iMac,可以参考《24寸M3 iMac与M1 iMac规格差异比较、挑选建议指南》这篇文章。
一般普遍认为24寸的M1 iMac是用来取代原本的21.5寸Intel版iMac,但是在24寸M1 iMac推出后,21.5寸Intel版iMac仍然剩下唯一一款非Retina屏幕版本还在官网销售,而27寸的iMac则全部都是Intel版。
不过这里我们会将M1跟截至目前为止最新的21.5寸及27寸iMac做比较,虽然21.5寸的规格在官网已经买不到了,但是相信非官方的通路还是有库存的。
M1 v.s. Intel:硬件规格
苹果在发布会时,将M1版iMac与21.5寸Intel版iMac进行比较,并且强调M1版CPU速度快了85%,GPU性能提高2倍,机器学习力提高了3倍; 但并未与 27 寸的 iMac 比较。
除了CPU与GPU效能的不同外,M1版本的iMac内存被限制在16GB,与现在同样使用M1芯片的13寸MacBook Pro、MacBook Air,以及Mac mini一样,推测是目前这颗Soc M1芯片就是被限制在最高16GB的内存了。
不过不用担心的是,许多测试都显示 8GB 的 RAM 在执行大部分程序、日常工作、绘图,甚至是剪辑视频都相当足够。
M1 iMac | 21.5寸4K Intel iMac | 27寸5K InteliMac | |
CPU | 8核心 | 最高 3.2GHz 6-core Intel i7 | 最高 3.6GHz 10-core Intel i9 |
GPU | 7 核心(低阶) 8 核心(中/高级) | 最高AMD Radeon Vega 20 | 最高 AMD Radeon Pro 5700 XT |
容量 | 最高 2TB SSD | 最高 1TB Fusion Drive | 最多 8TB SSD |
RAM | 8 GB 或 16GB | 8GB、16GB、32GB | 8 GB 至 128GB |
神经引擎 | 16核心 | — | — |

M1 v.s. Intel:显示器规格
24寸的M1 iMac与21.5寸InteliMac相比,除了在屏幕上大了两寸(24寸iMac实际只有23.5寸),分辨率也从4K提升到4.5K,更支持「原彩显示技术」,画面可以随环境不同而自动调整。 对于很在乎屏幕显示能力的用户,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参考指标。
此外,M1版的iMac因为将CPU、GPU等零件移至下方,可能会减少零件散热时,高温加速屏幕老化造成变黄的问题。
M1 iMac | 21.5寸4K Intel iMac | 27寸5K InteliMac | |
尺寸 | 24寸 | 21.5 寸 | 27寸 |
分辨率 | 4480 x 2520 (4.5K) | 4096 x 2304 (4K) | 5120 x 2880 (5K) |
比例 | 16:9 | 16:9 | 16:9 |
亮度 | 500 尼特 | 500 尼特 | 500 尼特 |
Retina 屏幕 | 有 | 有 | 有 |
P3 广色域 | 有 | 有 | 有 |
原彩显示 | 有 | — | 有 |
抗反光玻璃 | — | — | 有(选购) |

M1 v.s. Intel:输入、输出装置
M1 iMac 在输入、输出的部分,在中、高端版的 iMac 上配备了两个 Thunderbolt / USB 4 接孔和两个 USB 3 Type-C 接孔,而低端 M1 iMac 则是两个 Thunderbolt 。 没有任何 USB-A 和 SD 卡插槽。
以太网孔的部分,在中、高端版本中配有以太网,但是低阶版本需要加价选购。 以太网孔不跟上述的输入、输出设备在一起,而是在电源转接器上。
M1 iMac | 21.5寸4K Intel iMac | 27寸4K InteliMac | |
Thunderbolt 4/USB 4 | 2 | — | — |
Thunderbolt 3/USB | – | 2 | 2 |
USB 3 Type-C | 中、高端版2个 | – | – |
USB-A | — | 4 | 4 |
Gigabit 以太网络 | 低阶版需选购 中高阶版有配备 | 有 | 有 |
10Gb 以太网络 | — | — | 选购 |
SDXC 卡槽 | — | 有 | 有 |
Wi-Fi | WiFi 6 (802.11 ax) | Wi-Fi 5 (802.11ac) | Wi-Fi 5 (802.11ac) |
蓝牙 | 5.0 | 4.2 | 5.0 |
Touch ID | 低阶版需选购 中高阶版有配备 | — | — |
有无支持 Hey Siri | 有 | — | 有 |
前镜头 | 1080p + M1 ISP | 720p | 1080p |
外接显示 | 最多支持一个 6K 60Hz | 最多支持两个 4K 60Hz 或一个 5K/6K 60Hz | 最多支持两个 6K 60Hz |

该买 M1 版或是 Intel 版?
如果你最近打算购买 iMac 的话,除了上述显而易见的硬件差异外,建议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面向去评估到底该买 M1 或是 Intel 版的 iMac:
使用习惯
M1 与Intel 最常被比较的就是能否安装Windows了,虽然现阶段已经有第三方厂商Parallels开发了能够安装ARM版Windows 10的虚拟机,但虚拟机的效能毕竟没有直接在原生硬件上安装Windows好,苹果原生的BootCamp也还尚未支持直接在M1版Mac上安装Windows,所以如果你很需要使用Windows作业, 或者是使用的软件没有 Mac 版,那其实也是可以考虑选择 Intel 版的 iMac。 当然如果是工作所需要的软件只有 Intel 版的话,那也没什么好考虑的,而且短期内 Intel 的机器应该还是可以有不错的执行效能,不用担心过没几年就跑不动的问题发生。

未来性
苹果在去年已经宣布最快两年内要汰换所有Intel的CPU,目前为止只剩下高端机型,包含16寸MacBook Pro、27寸Mac以及MacPro都还是使用Intel为主,传言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这段期间,苹果可能就会推出M1版的16寸MacBook Pro以及27寸Mac,届时整个苹果的生态系,包含iOS设备以及MacOS 设备将会有很强的整合能力,App 可以互通这已经是现在式了,所以虽然现在的 Intel 版 iMac 可能会有一部分因为官方停售但市面通路还有的机型比较便宜,但是若是考虑到未来性的话,不妨多抓一点点预算,直上 M1 的版本。

周边硬件的支持度
M1 版的 Mac 与 Intel 的 Mac 在周边软件的支持还是有些许的差异,这边指的不是键盘鼠标这类比较民生消费的硬件周边,而是偏向专业及工作用的产品,例如 eGPU 目前就尚未支持 M1 版的 Mac 使用,这主要是跟 M1 目前无法支持外接的独立显卡有关,虽然国外有人测试 M1 Mac 能够抓得到 eGPU 讯号,但也仅止于此,尚无法正常使用。 尽管多数的人皆认为这个问题迟早会被解决,但是目前并没有一个详细的时间点出来,所以如果最近有需要更换电脑的人,也需要将这个部分考虑进去。

预算考量
如果你只是一般生活上的使用,例如上上网、听听音乐、偶尔画图、剪片这类的应用,也没有专业软硬件支持度的考量,那剩下的就是预算了,这个比较关乎于每个人的财力状况,我们也无法给予建议。 但目前最便宜的M1 iMac是39,900,全新的21.5寸InteliMac是33,900,大约有6,000元的价差,其实也是不少,所以若是的需要换电脑,但碍于预算,似乎Intel版iMac会是一个选择。
若是比较想要使用 M1 的芯片,这边也提供另外一个建议参考,那就是如果不要求声音、不要求非常好的画面,你也可以选择一台 Mac mini,最便宜大约 21,900 元就有,然后使用自己现有的屏幕或是买一个价格不贵的屏幕,毕竟 iMac 与 Mac mini 使用相同的芯片,效能上不至于差太多,而且会购买 iMac 应该也没有移动的需求,不用担心Mac mini +屏幕会有不好携带的问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