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选择笔记本电脑时,你会考虑多种因素,像是性能、软件、价格,甚至是设计风格。 Windows 和 Mac 操作系统的笔记本电脑,提供了不同的选择。 然而,近年来,许多 Windows 的用户已转向 MacBook。 这不是偶然的,MacBook 的硬件和软件组合提供了独特的使用体验。 这篇文章将列出从 Windows 笔记本电脑转换到 MacBook 的十大理由,探讨 MacBook 在硬件和软件上的优势。 提供给你选购苹果电脑的理由。
安全性
指纹识别:系统将指纹资料加密并安全地储存在设备上,不会与苹果或其他实体共享。 Touch ID 能与 macOS 系统深度整合,不仅能用于解锁 Mac,也能用于进行 Apple Pay 交易,并与 Safari 及其他第三方 App 进行互动。
安全隔离区:现在全系列正在贩售的 Apple 产品都有“安全隔离区”,它就像是你的 Apple 产品中的一个小保险箱,它藏在你的手机或电脑的芯片里。 它被主要的处理器(就像是你的手机或电脑的大脑)隔离开来,提供额外的保护,就算手机或电脑受到病毒攻击,你的重要资料,比如说指纹或脸部辨识资料,还是可以保持安全。

这个小保险箱在启动时会做一些检查,确保它自己没有被破坏。 然后,它会用一种叫做 AES 的技术,就像是一个高级锁头,来加密你的资料,确保即使有人偷到了你的资料,也无法读取。 而这个小保险箱的内存也有特别的保护,让人无法轻易的读取和修改。
尽管这个小保险箱自己并没有储存空间,但它有一个特别的机制,可以把你的资料安全地存放在外面的储存装置上,就像是把珍贵的东西存放在保险箱里,而保险箱的钥匙则藏在这个小保险箱里。 这样,你的数据就能得到两层的保护。
灵活操作免鼠标
MacBook 的 Force Touch 触摸板提供了各种灵活的多点触控手势,这些手势让你可以更直觉和快速地在 macOS 中操作。 从简单的两指滑动滚动网页,到三指上滑切换窗口,或是使用四指来显示启动台(所有的App)或桌面,这些都让MacBook的操作体验更上一层楼。


- 单指:我们可以选择按压、或是轻点的方式来确认选项。
- 两指:页面卷动跟翻页、辅助按钮(鼠标左键)、顺畅的缩放画面(图片、文件、页面)。
- 三指:可以开启三指拖移功能,练习后.. 做到修图剪片都不需要鼠标的境界。
- 四指:快速回到桌面、用启动台来轻松挑选所有软件、桌面新增与切换来分配无处安放的窗口
想象一下当大家在桌子小小的咖啡厅用笔记本,使用 Mac,不需要鼠标就可以轻易操作:桌面多工、窗口切换、做文书、搬移剪辑的片段、整理文件。
高效能的 M系列 芯片
Apple M系列 芯片是 Apple 自家开发的第一款用于 Mac 的 ARM 架构处理器。 相比传统的x86架构,M1 M2芯片在效能和效率方面都大大优于对手。 不论是处理复杂的图形渲染,还是执行大量运算工作,M1 M2 都能以惊人的速度和低耗电的特性完成。

简单来说,就是用少少的电,做比 Windows PC 更多的事。 而且不怕电脑烫… 颗颗。
无缝集成的 iCloud 生态系统
利用 iCloud,你可以在所有的 Apple 设备上无缝同步你的资料。 不论是照片、文件、备忘录,甚至是浏览器的书签和开启的网页,都可以通过 iCloud 实现即时同步。 你可以在 MacBook 上开始一项工作,然后在 iPhone 或 iPad 上继续,不只这样.. 还可以跟同事、同学们共享:照片、文件、备忘录、头脑风暴白板(无边际)、行事历、提醒事项、简报、浏览器页面… 等
以下是详细介绍
iCloud 应用同步
打开设置 > 顶端 Apple ID > iCloud > 使用 iCloud 的 App > 显示全部, 就能看到服务范围内的软件
有:照片、备忘录、行事历、提醒事项、联络人、Safari 网页浏览、密码钥匙圈等等。
所有Apple设备都登录同一个帐号后,就可以在iPhone上看到Mac的笔记、网页浏览纪录,或是在Mac上看到iPhone的行事历。
因为同步的关系,也不用担心 iPhone 故障后 ( ́・Д・)」照片遗失。
如果善用钥匙圈,可以不限装置在特定网站上随时随地自动填入密码。
心得
因为我自己有 Apple 大全配,所以不管在工作、或是在家比较 Chill 的时候,只要随手拿起任何一个 Apple 装置,都可以看到一样的信息,基本上就是被你自己的 Apple ID 给全面照顾(小害羞),想象一下… 你现在想要蹲厕所,就可以拿 iPad 来看刚刚 Mac 浏览的网站,回到座位上就可以在 Mac 上,把昨天出去玩用 iPhone 拍的照片拉出来编辑,接着同步或传给朋友。
接续互通

AirDrop:无线传送文件、照片、视频、网站、地图位置等内容到附近的 iPhone、iPad 或 Mac 上。

AirPlay 至 Mac:在你的 Mac 屏幕上分享、播放或显示来自其他 Apple 设备的内容。

Apple Pay:使用 Mac 在在线选购商品,然后使用 iPhone 或 Apple Watch 上的 Apple Pay 完成购买。

「自动解锁」:佩戴 Apple Watch 时,可立即访问 Mac,并快速核准其他输入你 Mac 管理者密码的要求。

「接续互通相机」:将 iPhone 用作 Mac 的网络摄影机。 或在 Mac 上使用 iPhone 或 iPad 扫描文件或拍摄照片。

「接续互通标示」:使用 iPhone 或 iPad 将涂鸦、形状和其他标示加入至 Mac 文件,并在 Mac 上实时看到变更。

「接续互通涂鸦」:在 iPhone 或 iPad 上制作涂鸦,然后轻松插入 Mac 的文件中。

「接力」:在某个装置上开始工作,然后切换至附近的另一个装置继续工作。

「实时热点」:从 Mac、iPad 或其他 iPhone 连线到 iPhone 或 iPad(Wi-Fi + 移动互联网)上的「个人热点」,无需输入密码。

「iPhone 移动互联网通话」:只要Mac或iPad位在与iPhone相同的网络上,就可以从这些装置拨打及接听电话。

「并行」:使用 iPad 作为第二个显示器,以延伸或镜像显示 Mac 桌面; 或是用它作为平板电脑输入设备,用 Apple Pencil 在 Mac App 中绘图。

「消息转发」:在 Mac 或 iPad 上传送及接收 iPhone 的 SMS 和 MMS 消息。

「通用剪贴板」:在一部苹果设备上拷贝文字、影像、照片和视频等内容,再将内容贴到另一部Apple设备上。

「通用控制」:使用 Mac 的键盘、鼠标或触摸式轨迹板来控制最多两台附近的 Mac 或 iPad 装置,并在两部设备之间顺畅运作。
心得:
接续互通的一些基本功能会让我“忘记”它们的存在,因为跟呼吸一样轻松使用,像是:用 AppleWatch 解锁 iPhone 跟 Mac 、不用密码连接自己 iPhone 热点、共享剪贴板 iPhone 上复制后 Mac 上贴上。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猛的设置要练习跟操作,像是“并行”我就很常用,介绍产品或简报的神器。
iCloud 云盘
「iCloud 云盘」就像是一个放在网络上的大抽屉,你可以在这个抽屉里放入文件或文件夹,然后在你的任何苹果设备(如 iPhone、iPad 或 Mac)或是你的电脑,甚至是在网络上都能找到它们。
首先,你需要确定所有的设备都有更新到最新的iOS、iPadOS或macOS,并且都使用相同的Apple ID登入iCloud。 这样,不管你在哪里,只要你登入你的 Apple ID,你就能看到你的 iCloud 云盘。
在 iPhone 或 iPad 上设置 iCloud 云盘很简单,只需要在「设置」里找到你的名字,点击「iCloud」,然后打开「iCloud 云盘」的开关,就可以在「文件」App 里找到你的 iCloud 云盘。

在 Mac 上,你可以在「系统设置」中,找到并点击「Apple ID」,选取「iCloud」,然后打开「iCloud 云盘」的开关。 这样,你就可以在 Finder 的侧边栏里找到你的 iCloud 云盘。

在 Windows PC 上设置 iCloud 云盘也很简单,只需要在 iCloud.com 登入你的 Apple ID,然后选取「iCloud 云盘」就可以了。

设置好 iCloud 云盘之后,你的文件会自动移到 iCloud 云盘里。 不论你在哪里,只要你能连上网络,你就能随时随地打开你的 iCloud 云盘,找到你需要的文件。
心得:
因为我自己有 iPhone 跟 Mac 所以在使用 Mac 时会先把两个设置打开:
第一个设置
设置 > 左上角 Apple ID > iCloud > iCloud 云盘 > 选项 > 把“桌面与文档文件夹”打勾勾
这个功能可以把你的 Mac 桌面的资料同步到 iCloud 。
另一个设置是:
设置 > 左上角 Apple ID > iCloud > “最佳化Mac 存储空间”开关保持关闭。
这样可以确定上传后的文件,在开启它的时候,不需要再等待下载。
以上两个开关打开后,可以不用担心 Mac 故障或丢失,只要帐号还在文件就还在!
另外像是:出门在外没带到 Mac ,临时要打开工作的文件。 也可以拿起 iPad、iPhone 来打开桌面上得文件。
文件共享
在 Mac 上使用 iCloud 共享文件:iCloud 让你和朋友一起在同一个文件或文件夹上工作。 把文件存到 iCloud,然后你的朋友就可以在他们的设备上看见并修改这些文件。 确保你的Mac有macOS 10.15.4或更高的版本,或者你的手机有iOS 13.4或更高的版本,还有你的Windows电脑有iCloud 11.1或更高的版本。
如何分享文件:在你的 Mac 上找到你想分享的文件或文件夹,右键点选然后选择「分享」。 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「合作」,然后配置你朋友可以做什么:他们是只能看文件,还是可以改动文件。 你也可以选择是只有被你邀请的人才能看文件,或是任何有连结的人都能看。 最后,选择你要用哪种方式发送邀请,可以是通过邮件、消息或是复制链接。



接受共享文件的邀请:如果你被邀请来共享文件,你可以点击邀请链接,然后点击「打开」把文件加入到你的 iCloud。 你可以在你的 Mac、手机或者 iCloud.com 上找到这些文件。
更改文件共享設定:你可以随时更改共享設定,例如加入更多人一起共享、更改誰可以看或修改文件,或者停止與某人共享。 但如果你想更改在共享文件夹里单一文件的设置,你需要更改整个文件夹的设置。
这部分就是 – 前一 Part 我们提到的 “ iCloud 云盘” 的延伸,当文件都在云盘,就可以把文件分享给亲友或是同事啰! 甚至可以合作,一开始使用可以先从备忘录、行事历共享。
心得:
在双方网络都顺畅的状态下,使用起来就不会被时空给限制住,如果再搭配稳定的 Facetime 或是会议软件,基本上每一个 iCloud 文件夹,都可以是你们的项目文件柜。
寻找装置
「寻找」应用程式:这个应用程序能让你追踪你的 Apple 设备如 iPhone、AirPods 或你的 Mac 电脑。 你必须先把你的设备加入「寻找」的列表中,然后在设备丢失后,你可以在地图上看到设备的位置,甚至让设备发出声音来协助你找到它。 你也可以通过 iCloud.com 使用「寻找设备」功能,或者如果你有 AirPods 或支持的 Beats 耳机,只要它们在你的设备附近且连接到蓝牙,「寻找」也能帮你找到它们。

通知功能:「寻找」App内的通知设置可以让你和你的朋友互相知道彼此的位置。 你可以设置在达到或离开某地点时让他们收到通知,或者是在特定时间内没有在某个地方时收到通知。 你可以设置通知的频率、时间和日期。 在「寻找」App里,你可以查看所有的通知,并且随时更改或关闭你的通知。
追踪其他物品:「寻找」功能不仅能追踪你的苹果设备,还能帮你找到你的 iPhone MagSafe 卡套和使用 AirTag 或第三方产品的物品。 这些物品也可以注册到你的 Apple ID,并使用「寻找」来查看遗失物品的位置并取得前往的路线。
系统设置:为了确保这个功能能正常工作,99 建议在系统设置里允许「寻找」App发出通知。


心得:
我自己有用过拿来找钥匙,钥匙圈上有 AirTag ,发现原来车钥匙放在公司柜子里(?
或是当自己的 iPad Mac 开始远离我得时候(放在公司没带回家),iPhone 就会跳通知提醒我没带到装备哦!
硬件优势
MacBook 的硬件设计及制作都相当注重细节。 Retina 显示器带来鲜明且精细的视觉体验; 音效方面,MacBook 的扬声器提供出色的音质和强大的音量; 再来就是全铝合金的机身,这让 MacBook 既坚固又轻便,触感也相当出色。

这边建议走一趟店家,摸摸实体感受一下触感跟做工, 0 塑料感!
优秀的软件支持
Apple 自家的软件,如 iWork 套件,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的日常需求。 此外,对于专业用户,macOS 上也有许多强大的专业软件,如 Final Cut Pro X 和 Logic Pro X。 同时,许多第三方软件也提供了良好的 macOS 支持。
简洁优雅的设计
MacBook 的设计简洁而优雅。 无论是金属机身的线条,还是 macOS 的用户界面设计,都反映出苹果对于美学和简单性的执着。 这使得使用 MacBook 不只是一种工具,更是一种享受。 如果再把触摸板的操作方式都学起来,可以不用鼠标,优雅的使用 Mac 。
完整的客服支持
Apple 的客服支持相当出色。 从电话、线上到实体 Apple Store,你都能获得及时、专业的帮助。
文书处理优势
以下我以“轻松做笔记”的角度分享使用心得:
作业联系
除了已知的 Line、Email、内置邮件整理软件
也可以使用消息,可以跨设备同步、文件共享以消息群组为单位

搜集资料
Safari 可以不限设备与地区,同步所有浏览记录跟书签
近期更新的 Safari 的标签页群组,让浏览过的网页标签页也可以共享


整理资料
同步桌面和文档文件,再任意登录Apple ID的设备上调到(Windows 可以用网页打开 iCloud 云盘)
举例:工作时把文件留在 Mac 桌面上,外出后同事跟你要相关资料,可以拿起 iPhone 找到 “文件” App,并把桌面文件找出来
文书作业
除了可以订阅购买安装 Office 软件、使用百度文件,还多了 iWork 系列软件可以使用。

- Pages: 相对于 Microsoft Word,Pages 让你更轻松地创建和编辑各种文件,可以制作报告、海报、履历、书籍
- Keynote: 相对于 Microsoft PowerPoint,让你轻松打造演示文稿,可以制作业务报告、学术讲座还是创意提案
- Numbers: 相对于 Microsoft Excel ,让你管理和分析数据,可以制作财务报表、学术研究、或是个人预算规划
此外以上iWork系列软件,也都支持iCloud共同编辑、共享的功能
备忘录: 可以随时记下笔记,跟 iPhone、iPad、iCloud 同步
其他使用体验
随开随用,不用等待睡眠唤醒:不用 Mac 时直接把上盖盖起来进入休眠,随后开启时可以马上进入状况,不会延迟,就像 iPhone 随开随用的体验。
免费且稳定的系统更新:不像 Windows 突如其来的系统升级或更新; 升级系统也通通免费(除非是高龄 Mac 老到无法更新); 升级跟 iPhone 一样简单(设置>一般>软件更新)
用电体验:蓄电力佳不用到处找插座; 最长18小时电池使用时间; 低于 80% 健康度可免费送修; 部分机型磁吸式充电(Magsafe)不怕被踢到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