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叠 iPhone 终于有最新爆料! 根据Bloomberg记者Mark Gurman的报导,苹果正在测试首款iPhone Fold,预计2026年亮相。 除了全新折叠屏幕技术大幅减少折痕,还将搭载自研的C2通讯芯片、回归Touch ID指纹识别,甚至直接取消实体SIM卡槽,全力推进eSIM化。 外型方面,目前测试中的版本有黑白两色,设计上依旧维持苹果的简约风格。 对于一直期待苹果进军折叠手机市场的果粉来说,这次的传闻无疑点燃了新一波讨论。
一直以来,折叠屏智能手机几乎是三星、华为、小米等品牌的天下,苹果始终没有动作。 不过,根据彭博社Power On专栏最新消息,苹果首款折叠iPhone终于有更具体的进展,预计最快2026年推出。 这款传闻中的 iPhone Fold(暂称),不仅将挑战现有折叠机市场,更带来几项与现有 iPhone 截然不同的改变。
折叠屏最大的痛点就是「折痕」,不论是 Galaxy Z Fold 还是其他竞品,屏幕中央的折线都难以避免。 苹果显然花了不少心力研究解法。
根据爆料,苹果原本考虑使用 on-cell 触控技术,这种技术将触控传感器放在屏幕表层玻璃下方,好处是触控灵敏度佳,制造相对容易。 但缺点是容易产生「空隙」,进而让折痕更明显。
为了降低折痕,苹果后来决定改采 in-cell 技术,把触控感测层放进屏幕结构更深的地方。 这样一来,不但能减少折痕的视觉影响,也让折叠屏幕更贴近目前一般 iPhone 所使用的面板技术。 换句话说,苹果不只是想做折叠手机,而是要做「最像 iPhone 的折叠手机」。

除了屏幕,另一个重大突破是通讯芯片。 过去 iPhone 一直依赖高通的基频芯片,但苹果近年积极投入自研计划。 从 C1 芯片开始,苹果就想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通讯平台,而下一步就是 C2 芯片。
根据爆料,C2芯片的表现已经大幅接近Qualcomm的水平,将率先搭载在iPhone Fold,并同步出现在iPhone 18 Pro系列。 苹果硬件技术资深副总裁 Johny Srouji 之前也曾表示,这项计划会「世代进化」,逐步让苹果设备的连线体验更加差异化。 对苹果来说,这不只是降低对高通的依赖,更是长期掌握生态系的关键。

另一个有趣的爆料是,iPhone Fold 将不支持 Face ID,改回 Touch ID。 虽然苹果在iPhone X之后全面推动Face ID,但折叠手机的结构较特殊,屏幕比例与传感器排布都有挑战,或许是这个原因让苹果选择回归更稳定的指纹辨识方案。
具体来说,Touch ID 很可能会整合在电源键或屏幕下方,带来不同于传统 iPhone 的解锁体验。 对不少怀念指纹识别的用户来说,这消息或许是个惊喜。

▲图片来源:Apple
近年苹果已在部分地区的iPhone采用全eSIM设计,例如美国版的iPhone 14之后就取消了实体SIM卡槽。 这次爆料指出,iPhone Fold也将跟进这个设计,完全取消SIM卡槽。

▲图片来源:AppleInsider
目前的原型机据说有黑色与白色两种版本,整体设计仍维持苹果一贯的极简风格。 虽然细节尚未曝光,但可以预期,苹果绝对会在用料、铰链设计以及机身耐用度上严格把关,确保折叠iPhone不只是「会折」,而是「够苹果」。
若iPhone Fold顺利在2026年推出,它将成为苹果在手机产品线上的一次重大突破。 除了挑战三星、华为在折叠市场的地位,更可能重新定义「折叠手机」的标准。
从技术面来看,苹果在屏幕、芯片与设计上的调整,显示出它并不是急着抢市场,而是希望推出一款真正成熟、能够长期支撑使用的折叠手机。 对于果粉来说,这或许是值得等待的理由。
结语
整体来说,iPhone Fold 的爆料一次带出四大亮点:新屏幕技术减少折痕、自研C2芯片、Touch ID回归、无SIM卡槽设计。 虽然目前一切还在传闻阶段,但若真在2026年登场,毫无疑问将掀起市场话题。 对习惯了直板 iPhone 的用户来说,这将是苹果史上最颠覆性的手机之一。